因為小小的疏失常會造成無可彌補的大事故,

 

起點(小差異)、終點(大變化)相同,但過程不同。中文的意思比較是線性的,只要一開始方向略偏,後來相隔的距離就會越來越遠;本書的意思則比較接近所謂的「蝴蝶效應」,是非線性的混沌作用。簡單的說,前者的「差異」是逐漸累積的,與經過的時間或路程成正比(例:第1公里差10公尺,第2公里差20公尺,第3公里差30公尺…);後者的「差異」在起初可能不明顯,也不會逐漸累積,而往往是震盪起伏,一直到了某個臨界點,才突然引爆大變化(例:第1公里差1公尺,第2公里差5公尺,第3公里差2公尺,…第50公里差1公尺,第51公里差5公里,…)。

 

本書基本上是一本著重「定性」而非「定量」的書,

● 導言
一、「流行」的特色
1. 具有傳染性
2. 小動作產生大改變
3. 轉變並非逐步形成,而是在到達引爆點(tipping point)後於短時間內發生。
二、引爆點之例
在美國一個社區黑人的比例≧20%後,白人便開始紛紛遷出。 紐約市犯罪率,自1992年起大幅滑落。
傳真機的銷售率,自1987年起大幅上揚。
上流階層在社區的比例≦5%後,青少年的退學率便大幅上揚。
三、「流行」的三原則
1. 散播者−少數原則
2. 傳染原−定著因素
3. 大環境−環境力量
● 少數原則
「流行」的散播關鍵常常在於少數人,按其性質又可分為連結者、專家和推銷員三類。
1. 連結者:
¨ 「六度分隔」理論說到全世界大部分人與其他任何人之間的連結關係並沒有想像中的複雜和遙遠,平均只需六次的轉接過程,就可以連接得上(想想看,你和布希總統可能還不需要6次呢)。當然,在這裡所設定的轉接關係是只要雙方互相認識即可,並不須深交。
¨ 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路徑能夠大幅縮短的主要因素,是因為有少數人擔任交遊廣闊的連結者。連結者有二個特色:(1)人面廣,重視泛泛之交,認為泛泛之交比至親好友重要,因為他們和你的人際網絡交集較小,相對的擴展性較大;(2)朋友類型多,包括三教九流,是最好的轉接站。
¨ 範例:美國開國史著名的「李佛夜奔」(李佛無意間得知英軍不尋常動作,很可能對殖民地民兵發動突襲,便連夜策馬夜奔,走告各地民兵首領,次日英軍的攻擊因而失敗。李佛的夜奔示警能發揮功效,是因為李佛本身交遊廣闊,是典型的連結者)。
2. 專家:所謂專家,就是比一般人擁有更多資訊的人,他們的推薦具有權威性,也較易帶動風潮。
3. 推銷員:推銷員是具有說服力的人,而說服力是什麼呢?
¨ 說服力是行為語言:透過行為語言流露出不經意的小動作,常常能帶來大改變。
¨ 說服力是情緒感染:情緒感染可由外而內,推銷員是情緒感染力的強者。
¨ 文化微節奏(cultural micro rhythms):人際互動間會形成微妙節奏,無論動作、語言都會互相調和。由於推銷員有較強的情緒感染力,往往能主導人際互動間的微節奏。
¨ 範例:80年代美國總統大選前,有人研究三大電視網夜間新聞主播的臉部細微表情,發現ABC的詹寧斯每次提到雷根的名字時,無意中流露著較為愉悅的神情;其餘二台主播則無論播到那位候選人,臉部表情均無特殊變化(評估方法是找一群人觀看他們播報新聞的錄影帶,但是聽不到聲音,也無字幕,換句話說他們完全不知道播報的內容為何,只能由主播的表情,判斷他的心情)。顯然詹寧斯個人有親共和黨的政治傾向,其餘二台主播則較為中立。而根據事後調查,經常收視ABC新聞的,投給雷根的比率也最高。
● 定著因素
¨ 定著的要素:1.大方向正確
2.關鍵在小細節
¨ 範例:耶魯大學所作的實驗,發給學生的「破傷風危險」宣導小冊分成「高恐怖」(強調破傷風的痛苦、可怕)和「低恐怖」二種版本。出乎一般的意料,無論拿到的是「高恐怖」或「低恐怖」版本,學生願意去接種破傷風疫苗的比率都低於3%,顯然「高恐怖」版本並未發揮預期的宣導效果。但在宣導小冊上加上校園地圖,標明醫療所位置後,無論是「高恐怖」或「低恐怖」版本的疫苗接種率均飆升到28%。這個實驗顯示破傷風宣導成功的關鍵,並不在宣導的內容,乃在於加上校園地圖這個小細節上。
¨ 少數原則:少數人可以引爆風潮。
定著因素:小細節可以帶來大突破。不改變內容,只要簡單的改變包裝,就可以成為無人能擋的訊息。
● 環境力量
一、 破窗理論
¨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棟房子窗戶被打破,如果無人處理,過一陣子之後,就會有更多的窗戶被打破,這就是「破窗理論」。
¨ 「破窗理論」說明犯罪是環境失序的結果,只要環境中有一點破壞的因素,即使再微不足道,都會造成跟進和擴大的風潮;反過來說,只要導正環境中最微不足道的細節,也可以扭轉風潮。小細節往往是引爆點。
¨ 範例:紐約市地下鐵原來是犯罪的樂園,自從市政當局全面清除地下鐵車廂上的隨意塗鴉,並大力取締逃票行為後,犯罪率便大幅滑落。
¨ 「破窗理論」進一步指出,人心受處境的影響極大,內在情緒常是外在環境的反映。一個人的行為反應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依處境而定。在不同的環境裡,一個人可能會表現出來完全不同的個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尹商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