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適合自己的形象
~ 心光網
人類總是懷抱著各式各樣的願望,例如「希望在事業上出人頭地」、「想要一個完美的戀人」,或是「期待獲得眾人的支持」等等。
然後,就去閱讀各種實現願望的工具書,並且一一加以實踐。然而,大多數的人還是會抱怨:「閱讀並且實踐了這些方法,願望仍然沒有實現。」
如果要讓願望成真,最根本、最要緊的一件事就是「找尋適合自己的形象」。
希望在事業上成功,自己要先成為符合眾人心中成功者形象的人;想要一個完美的戀人,自己就得先成為一個完美的人;期望獲得眾人的支持,自己就要成為眾人願意給予支持的人物。
換句話說,如果要實現自己的願望,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得將自我的人格提升到與願望相符。
如果疏忽了這點,只是一味地實踐專業知識或技巧,藉以讓願望成真,或是暫時能夠看到效果,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僅僅是做白工而已(隨著自己人格的提升,這類的專業知識或技巧自然而然會出現)。
拙作《三種真實》提到一個小故事,故事的主角名叫矢口亮。他學到了成功法則,並且訂定了明確的目標,隨時在腦海裡描繪著自己的成功形象,努力地實踐正面思考。
換句話說,矢口徹底實踐著成功的專業知識和技巧。但是,一堵高牆橫擋在他的面前,令他感到一籌莫展。究其原因,矢口未曾提升自我的人格;也就是說,在他的目標中,不曾想讓自己成為符合眾人心中成功者形象的人。
經營者必須察覺到提升自我人格的必要。舉例來說,有些經營者會如此表示:「從以前到現在,自己都在學習最尖端的經營策略或溝通技巧,並且也一直實踐在經營之中,卻無法獲得令人滿意的成果。現在總算弄懂了箇中理由。原因出在自己一直沒有意識到要提升自我的人格,讓自己符合身為經營者該有的樣子。」
影響許多成功者的知名著作《與成功有約》中,作者史蒂芬‧柯維博士寫下了這一句話:「光是靠著助人成功的技巧、手法或策略,並無法讓人獲得真正的成功。」換句話說,無論是塑造形象的方法、人際關係的技巧,或是積極思考的法則等等,純粹憑藉這些技巧,將無法實現真正的成功。
因此, 柯維 博士指出:「如果想要成就真正的成功,獲得永遠的幸福,必須體會謙虛、誠實、勇氣、忍耐、勤勉等原則,並且將這些原則內化到自我人格的深層。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他將這種觀點稱為人格主義。
我們在看著蘋果樹的時候,映入眼簾的會是樹幹、枝葉,甚至在收成的季節還能看見果實。但是,千萬不要忘記,就在肉眼無法看見的地底下,還有「樹根」存在。
事實上,樹根與枝葉的關係正如同鏡子映照出來的景象一樣,樹根延伸得多廣,枝葉就會開展得多麼茂密。由此可知,如果要讓枝葉繁盛,結出許多的蘋果,首先必須讓地底下的樹根伸展開來。
我們的人格或品性都無法拿出來測量,也沒辦法用肉眼觀察,就好像是樹木的根部一樣。然而,這種肉眼無法看見的人格或品性越具有廣度、越富含深度,才能為人生帶來豐碩的成果。
現今社會大眾往往僅注重「肉眼可見的部分」,也就是只重視「會開出什麼樣的花朵」和「能夠結出多少的果實」。如此一來,自己有時就會不知不覺地與別人比較起收獲的成果,感到焦燥心煩。
出現這樣的情形時,將意識集中於「肉眼無法看見的部分」,亦即「根部」,就能夠讓生活過得平穩踏實。讓我們一起有意識地擴展根部的廣度與深度,並且提升自我的人格與品性。如果擁有這樣的意識,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夠為自己的成長感到喜悅。在這條充滿喜悅的道路上,讓我們一同並肩共進吧!
留言列表